前言:
被采访人介绍:
夏广亭,科进|柏诚,总监助理,BIM负责人。
夏先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拥有工学硕士学位,取得中国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夏先生拥有逾十三年的建筑工程经验,包括四年的结构工程设计经验和逾九年的BIM相关的软件开发、应用、咨询、实施经验。其工作经历包括多年的大型公司工作经验,包括WSP|PB,Arup,Autodesk等。他拥有扎实的结构设计理论和丰富的结构设计经验,精通BIM理论,能够深刻理解并掌握BIM在土建工程全寿命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实施方案,熟练掌握多种BIM相关的软件操作。
采访背景说明:
BIM应用开展的如火如荼,从国家层面到各个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规定和鼓励BIM技术的应用。
2015年的6月16日,住建部发布了一个推进BIM的指导意见,其中有两条规定,到2020年末,就企业而言,甲级的勘察设计院和特级一级的房屋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具备BIM的集成应用能力;就项目而言,90%的政府投资项目要使用BIM。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于2016年9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采用强制和激励的方式,实现2017年本市全面应用BIM技术的目标。
为了更好地了解BIM的应用现状,BIMBNK采访了科进|柏诚的BIM部门负责人夏广亭先生。
BIMBNK: 我们了解到,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层面,都出台了一些政策,鼓励和强制BIM的应用,您对此有何解读?
夏:我认为政府之所以大力推进BIM技术的应用,其主要因素是BIM为工程行业带来的价值。具体方面来说,可以为工程项目节约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减少整个项目的建设周期,提高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程度等;大的方面来说,可以起到节能减排,反腐倡廉,增加透明度的目的。
BIM的价值在发达国家已得到充分认识,尤其是其发源地美国,一项针对32个已建项目的统计资料显示,BIM为业主带来的价值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
消除40%预算外更改
-
造价估算控制在3%精度范围内
-
造价估算耗费的时间缩短80%;
-
通过发现和解决冲突、将合同价格降低10%;
-
项目时限缩短7%,及早实现投资回报
BIM在中国的应用,也经过了从实验到成熟的阶段,BIM的应用价值在一些重大项目中已得到充分体现,例如上海中心大厦项目、北京中国尊项目,天津周大福项目等。
BIMBNK:既然政府在政策上这么鼓励BIM的实施,那么在具体措施上规范BIM实施的标准制定状况如何?
夏:从国家层面已经有一些BIM相关标准在制定中或已发布,例如《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建筑工程设计信息交付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分类标准》等。各个地方政府也制定了地方标准,支持BIM的应用,例如北京、上海、深圳等。
有了这些标准的支持,才可以使BIM的应用目标明确,标准统一使信息共享的程度更高。可以从不同的应用阶段、不同的应用深度,去规范BIM的实施。
另一方面,标准的制定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还没有做到面面俱到,还有很多的方面需要不断补充和完善。例如,目前的BIM标准,考虑设计阶段的任务的成分较多,对施工阶段的应用、运维阶段的应用等方面规定较少。
虽然有了BIM标准,但还是需要大量懂BIM的从业人员,去理解并且细化BIM的各个应用方面,要实现BIM的实施落地,需要在理解BIM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更详细的实施规划。
BIMBNK:BIM的实施组织模式有哪些呢,其各自的优缺点在哪儿?
夏:目前在国内,BIM的实施组织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 参与单位BIM价值点式应用
- 设计单位主导实施
- 施工单位主导实施
- 业主牵头组织实施
参与单位BIM价值点式应用为BIM的最原始应用模式,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咨询单位,利用BIM的某些功能,实现提高效率,提高质量的目的。例如,设计单位利用BIM的参数化设计功能,进行复杂建筑形体的推敲,完成复杂形体的设计,进行建筑、结构等性能化的分析和设计。施工单位用于钢结构节点深化设计、机电管线综合深化设计、施工进度模拟等。此种BIM实施方式,仅能在有限范围内发挥BIM的某些方面的价值。
由设计单位主导BIM实施,是一种常见的方式,设计单位是最早的BIM应用群体,技术实力也相对雄厚,由其主导的BIM实施模式能解决设计中的大量问题,可以提高设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增强项目的模拟性。
由施工单位主导的BIM实施,是一种常见的BIM应用模式,施工单位应用BIM技术有源动力,可以帮助节约成本,减少拆改,缩短工期,提高施工可行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由业主牵头组织的BIM实施方式,越来越被广泛采用,此种组织方式可以更大程度上发挥BIM的价值,可以在整个项目周期内规划和组织BIM实施,从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等工程的各个阶段整体把控BIM应用。
BIMBNK:你们单位BIM是如何应用的呢?
夏:科进|柏诚拥有多年的BIM应用经验,是BIM技术应用和推广较早的单位。作为一家综合的咨询顾问单位,我们的BIM应用模式主要有两种,其一,采用BIM技术辅助设计,其二,为业主提供独立的BIM咨询服务。
采用BIM技术辅助设计,涵盖多个专业,包括机电、结构、幕墙等各主要专业,采用BIM进行三维可视化设计,进行跨专业的设计协调,利用BIM模型进行各种性能化分析,机电管线综合设计,由BIM模型导出各种信息,包括设计图纸、工程量统计等。
为业主提供独立的BIM咨询服务,此种应用模式在国内已较为普标。作为业主聘请的第三方BIM顾问,为业主提供全方位的BIM服务,包括项目全过程的BIM实施规划,BIM项目管理,BIM技术支持,BIM模型服务等。
BIMBNK:您对BIM的发展前景看法如何?
夏:作为较早进入BIM行业的一员,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有9年的BIM应用经验,在这个过程中见证了BIM在中国的发展历史。BIM从早期的作为设计工具为主,发展为目前的综合应用,从早期的可有可无,发展为目前即将成为必需品,其价值和作用也逐渐为各个参与单位所认识。因此我认为,BIM的将来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将成为工程行业离不开的工具。
同时,BIM发展也离不开相关行业单位的大力推进。例如软件开发单位的进一步功能开发,目前主流的BIM软件均为国外产品,尚缺少符合国内标准的各种设置和功能,例如,某些专业从BIM模型直接输出二维图纸的效率不高,要制作满足国内制图标准的图纸需要许多的修改工作量。各个BIM软件产品之间的数据共享尚不完善,数据的传递常常存在丢失的情况。BIM从业人员也要不断完善自我,从早期的以模型为主,发展为用BIM工具解决专业的事情,做到专业化的BIM。
未来的BIM应用模式将发展为一种最有效的实施模式,BIM应用将会沉淀为大家认为最有价值的一些方面,会摈弃掉一些投入产出比较低的方面。
后记:
今天夏先生从一些大的方面介绍了BIM的一些实施现状,将来有机会再详细从项目和技术层面介绍BIM的实施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