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朝阳公园的西南角,一座充满文化、艺术气息以及科技感的建筑悄然而立,与周围的环境完美融合,不张扬,又如此显眼。这就是凤凰中心(香港凤凰国际传媒卫视),国内首个完全由本土团队自主打造的地标建筑,业内人称“凤巢”。
这是一座面向未来的建筑,美国建筑师Joseph Giovannini评论其“意味着现代建筑创新的接力棒已经传递到中国人手中。”凤凰中心基于数学模型“莫比乌斯环”的概念设计,又契合中国太极文化的圆融之感,但它最为人称道的,在于为了实现设计上的创新而克服了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充分利用了数字信息化技术,达到了精确、高效的工程控制与建造配合,带有强烈的数字印记。
凤凰中心通过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于设计、施工、运维全过程,实现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作为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的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提出了“数字建筑”,二者的理念不谋而合。目前,北京CBD核心区第一高楼,526m的Z15地块“中国尊”,也在实践着数字建筑相关技术。
建筑的进化:“数字建筑”
在谈数字建筑这个前沿的科技概念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建筑是什么。一般意义上讲,建筑可以从三方面来剖析,那就是它的使用功能、文化符号以及艺术创作。最初,人们更倾向于一座建筑的使用功能,是否遮风挡雨,是否冬暖夏凉。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建筑所代表的文化内涵、美学价值,开始被更多人关注。而当下,现代科技在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如何实现建筑的绿色、生态、智慧、宜居已成为最迫切的需求。
面对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科技应用层出不穷,建造过程也必然发生着改变。深耕建设工程信息化领域近20年的广联达公司,在今年正式提出了“数字建筑”概念,即在实际建造之前,增加虚拟建造过程。也就是说,基于BIM技术实现建筑实体的数字化,与VR(虚拟现实)技术集成应用,实现建造过程的数字化,并通过建造全过程的仿真模拟,对建筑设计、施工方案等实现全方位的优化,将建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实现消除,最终指导实体建造过程。这样,建筑产品将包括实体建筑和数字建筑两部分。数字建筑还将在后期的运维中发挥重大价值。
从原生态建筑时代作为环境的一部分,到工业化建筑时代的“人定胜天”与环境相割裂,再到智慧建筑时代的“天人合一”、“数字链接”,建筑的进化显而易见。而“数字建筑”所代表的,不止是实现更大胆和有艺术价值的建筑设计、减小项目风险并节约资源和成本,还可以让整个建筑与环境更加契合,让建筑本身运转更生态、更智慧。
“数字建筑”让更多创意成为可能
对建筑设计师来说,不仅要考虑建筑本身的结构合理性,也要考虑建筑的实用价值、环保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等;对于施工者来讲,要考虑建筑的可施工性,以及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经济性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复杂、异形、多元化的建筑越来越多,这必然为建筑施工带来更大的难度,例如鸟巢、水立方,以及前文提到的“凤巢”。
“数字建筑”能帮助更多的建筑创意成为可能。例如一个前沿的设计构想,对建筑形体、结构的设计等都提出挑战,仅靠传统的二维方式图纸,无法实现和表达设计意图,这就需要通过三维、数学模型等数字化的设计工具辅助。同时,也需要基于BIM、VR技术的数字建筑手段,通过数字化模拟使得设计有更多的试错机会,去不断尝试各种猜想,在信息模型上进行构建和重构,最终优化出最完美的设计方案,通过3D的数字模型展示出来。施工时,可基于这个数字模型,模拟整个工程的建造过程,包括成本、计划、质量和工艺等,将施工问题消除于未然,保证顺利实施。
“数字建筑”保障项目风险前移
数字技术正在改变着各行各业。例如今年6月成功发射的长征七号火箭,作为我国第一型“数字火箭”,采用了全数字化手段研制,在试验装配阶段,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提前预见可能发生的问题,确保火箭试验、装配一次成功。再例如医学界提出的“数字人体”,在动手术之前,可以先在数字人体上模拟一遍,以规避手术过程中隐藏的风险。同样,“数字建筑”也确保了整个工程项目的风险前移。
在实体建造之前,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通过BIM技术进行模拟,如果哪里出现了失误,在数字建筑上就可以清晰的体现出来。再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的数据分析,得出最优化的施工方案。这样既避免了在动工后再发现导致无可挽回的损失,也可以及时调整,做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最优规划。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对大型施工项目来说,一个小小的失误或许会引发不可想象的大问题,而数字建筑对项目风险的前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数字建筑”实现个性化定制
随着互联网时代“以人为本”的产品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个性化定制正是未来的消费趋势。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记者会答记者问时,把“定制化生产”纳入了发展“新经济”的范畴,将其定位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那么,如何实现建筑的个性化定制?广联达研究院院长刘刚曾讲过一个例子,全球服装定制供应商平台红领集团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作坊裁缝概念,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在一条生产线生产出不同款式的西服。而数字建筑同样可以颠覆传统建筑业的商业模式,将开发商盖房子,消费者买房子的传统方式,转变为消费者先通过“数字建筑”,体验并定制出极具个性的房屋模型,开发商通过“数字建筑”所表达的定制需求进行开发,实现按需建筑,一户一房。
不要以为盖房子这样的大件就不能定制了。有了数字建筑,未来想住什么房子,都可以先自己设计,选好地段,再去找开发商体验建模。
“数字建筑”让建筑不留遗憾
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建筑是遗憾的艺术”。今年年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克拉玛依论坛上,广联达董事长刁志中谈到,建筑在竣工后,其工程的质量、成本、进度等往往会不如当初计划的那般美好,要么与规划设计不相符,要么资金超出预算,竣工一拖再拖。如何让一个费心、费时、费钱的工程变得省心、省时、省钱?如何让建筑不再是遗憾的艺术?广联达提出的解决方案正是“数字建筑”。
“数字建筑”可以分为建筑实体数字化、建筑运行数字化、建筑管理数字化三大方面。即通过BIM+3DGIS,实现整个建筑实体的虚拟化;通过物联网、智能设备的集成应用,让虚拟建筑与实体建筑连接,实现建筑的感知化;通过业务系统平台,集成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应用等,实现建筑管理的智慧化。基于这三层的“数字建筑”支撑建造全生命周期虚拟建造,降低项目成本、消除项目风险、提高建筑品质等,让建筑不留遗憾。
当我们实现了虚拟建造指导实体建造时,最后会形成两个建筑,一个是物理上的、能明确感知的、经常使用的实体建筑,另一个就是数字建筑。
“数字建筑”助推行业创新发展
随着技术应用的进步,除BIM技术之外,通用的信息技术包括智能设备、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VR、AR、GIS、3D打印等都已开始进入了建筑领域。这也让“数字建筑”这一基于前沿科技的全新概念逐渐成为可能。
广联达公司作为我国建设工程领域上市公司,有近20年的建筑行业专业应用沉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广联达也紧跟时代潮流,积极转型升级成为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立足建设工程领域,围绕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以建设工程领域专业应用为核心基础支撑,以产业大数据、产业征信、产业金融等为增值服务,致力于打造专业化、平台化、全球化企业。
产业互联网时代,建筑的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都将面临转型升级。“数字建筑”既符合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也正是智慧建筑实现的一大基础。在建筑产业面临+互联网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数字建筑如同风向标,指引出了一条建筑行业创新发展的康庄大道。广联达公司也将立足于专业应用,通过新技术应用实现“数字建筑”,积极打造虚拟建造数字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