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的底层逻辑与高阶畅想

来源: 都阳 建筑前沿

2018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的概念由此产生,并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作为逆周期的重要调节手段,新基建在多次会议中被频繁提及。

新基建,并不玄幻。其实,让我们把逻辑奇点下沉到极限,不断地抽象、还原之后,新基建的本质还是比较好理解的。本文我们就从人类社会进步最底层的原动力出发,与各位读者分享一下什么是我眼中的“新基建”。

想了解什么是新基建,我们首先得悉知人类社会最底层的两种经济活动——生产交易。生产产生产品,通过买卖的交易行为,产品有了价格,变成了商品,通过生产和交易不断循环,人类便有了商业。生产创造财富,而交易会激励创造,因此,人类社会总财富提升的本质的原因,就是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的不断提升。其中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背后各有一条主线。生产效率背后的主线是“能源利用方式的变革”,交易效率背后的主线是“信息交互方式的跃迁”。而这两条主线的升级迭代,直接催生了人类的历次工业革命

01

工业革命的本质:

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的变革式提升

在第一次工业之前,人类处在小农经济阶段。生产环节所依靠的能量基本上是“吃喝化学能”,也就人们把吃进去的那点能量,操纵身体进行生产,比如用手操作纺车,把棉花织成线。在部分领域,还会依靠畜力进行生产,比如用驴拉磨、用牛耕地等。但无论是用手织布,还是用驴拉磨,本质上是消耗生物能,我们能操控能量的数量级和转化率都非常低。在交易环节,效率也非常低,老张家一年能成产500个鸡蛋,自己家只能吃200个,剩下的300个,就只能拿到村头去叫卖,去换老李家吃不了的米和老王家用不了的布,商品及信息交换的效率极低。实物商品的交换效率基本取决于脚力和畜力,一天百八十里。信息交换的效率就更低了,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不对称和信用不传递的情况,大家要想对交易的商品放心,主要靠熟人网络。

1760年—1840年,随着蒸汽机的发明,人类进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蒸汽机发明,同时驱动了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的提升。蒸汽机的出现使人类对于能源的使用,从人畜的生物能,升级成了煤炭燃烧的化学能。人畜的功率,大概是几十千瓦,而蒸汽机可以达到几千千瓦,这是数量级层面的提升在生产环节,蒸汽机催生了近现代工厂的出现,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在交易环节,蒸汽机推动了火车的发展,火车改进了人类物理世界的连接效率。蒸汽机又改进了印刷技术,印刷技术改进了人类信息世界的连接效率。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半段,电报被发明了,电报的发明,是人类的一个历史性时刻,因为它意味着,人类传递信息的速度,首次在理论层面,达到了光速

1840年-1950年,人类迎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在这个阶段,人们学会了利用两个更加强大的能源:电和石油。在生产环节,因为电和石油的出现,人们发明了现代工厂、发明了内燃机。内燃机的功率可以达到几万千瓦,跟蒸汽机的相比,这又是数量级的提升。在交易环节,因为内燃机和电话的出现,人类折叠了空间,坍缩了时间。套着内燃机的飞机、轮船上天下海,在一天的时间内,我们就可以把实物商品从东半球运送到西半球;同样套着内燃机的汽车批量生产,连接人类物理世界的毛细血管四通八达。而电话的全面应用,使全球的信息交换效率进一步提升,地球上任何两点的人,都可以在同一时刻,交换信息。

1950年之后,人类进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时代。在传统能源上,人类学会利用了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但在广义能源上,随着1946年第一台现代计算机的问世,人类从此可以利用一种新的能源——算力。随着算力的不断升级,在生产环节,人类建设了自动化工厂,同时我们在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依靠算力领域相继取得重大突破。在交易环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全球化的方式,地球上的大部分国家都连接到了一个巨大的“交易网络”里,通过各种数据的应用,现代服务业和现代金融业应运而生,信息不对称和信用不传递现象不断被改良,交易效率不断提升。

第四次工业革命目前仍处在概念阶段,还未真正到来。但在可预见的趋势里,第四次工业革命也必然会继续伴随着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数量级层面的提升。在生产环节,人类的能源利用会从石油、电力能源向可控核聚变能源发展;在计算能源方面,会向机器学习算法驾驭的大数据进化;在交易环节,商业的力量一定会促使交易效率的进一步提升,目前可预见的趋势是万物互联、脑机互联,也就是“一念之动,即是交易”,在交易环节,不存在任何的摩擦力。

好,让我们再回顾一下历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其本质就是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数量级层面的提升”,而内在的驱动力,是科技的进步。在生产环节,人类利用能源的方式从生物能、煤炭化学能、石油化学能、电能、可再生能源向核聚变、计算能、数据能一路高歌猛进;在交易环节,铁路、公路、集装箱远洋货轮、飞机、可回收火箭这些物理连接,让我们未来可以在太阳系范围内折叠空间;电报、电话、互联网、万物互联、脑机接口这些虚拟连接,让我们可以把大量信息以光速的速度坍缩时间。

人类的未来,早已蕴藏在历史之中。

未来已来,只是很多人仍对此,视而不见。

02

中国产业格局的现状:

产业结构正在向高附加值环节转移,

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

在了解人类进步底层逻辑之后,我们需要把思维进一步收敛,围绕生产交易两条主线,窥探中国目前的产业格局现状。

首先是生产环节,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了解中国目前的产业链:

“新基建”的底层逻辑与高阶畅想-BIMBANK

一句话概括中国目前的产业格局: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长、也是最牛的产业链

中国有世界上最完备的产业工人体系和工程师体系,在工业原材料、工业中间品和消费品/工业品环节,中国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举例来说,在工业原材料环节,目前我们粗钢的年产量为10亿吨,排名第二的印度是1.1亿吨。在工业中间品环节和工业品环节,中国是唯一一个具备联合国定义的全部200多个工业品品类的国家。消费品就不用做过多的解释了,中国制造的威力在20年里激起各地政府反倾销的浪潮。高附加值的工业品和高附加服务环节,近十年在中国的发展也很迅猛,以华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领域的崛起,让西方国家担忧,因为在他们的思想中,是不接受在中国出现一个“苹果公司”的;同时,中国的移动领域支付全球领先,阿里云成为了世界上第三大云,字节跳动的成功,更是让西方国家全力围剿。

这就是中国在生产环节的现状,整个产业链的中间环节,中国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同时,中国整体的产业结构在全力向高附加值环节升级,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我们再来看交易环节分为两部分,实物的流转效率和信息的流转效率,二者相辅相成。

“新基建”的底层逻辑与高阶畅想-BIMBANK

高铁、飞机、高速公路等实体基础设施也好,信息平台、信用体系等虚拟基础设施也罢,其目的只有一个:降低交易成本

有句话说了上句,每个中国人都能接出下句:要想富——先修路!如果一个村没有路,它山上再好的苹果也运不出去,除非用驴车或者直升机,这样的话,成本就太高了。同样的,如果没有大众点评,我们用来选一家新餐厅的成本也太高了,只能靠熟人介绍,或者去撞大运,很容易被店家欺负。在传统基础设施方面,目前我国机场、高铁和高速公路的主线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未来更多的新建需求在毛细血管上。随着城市群、都市圈的发展,城际轨交会迎来大规模的建设需求。在数据基础设施方面,围绕信息不对称和信用不传递的持续改进,会继续催生一批科技平台公司的发展。

如果我们把生产和交易结合起来,就能一窥中国整个的产业体系:

“新基建”的底层逻辑与高阶畅想-BIMBANK

首先,从1984年开始,我国大力发展工业,经过了40年的发展,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备、最长、或者说最牛的产业链。其次,在这个基础上,从2009年开始,我们大力发展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砸进去了四万亿,经过了十年的发展,航空业我们全球第二,铁路、港口,全球第一。

这两件事的发生,使我们拥有了超长、高效的供应链系统,引领了中国近40年的飞速发展。但这里面也存在三个阻力:一个是在产业链的第一级——能源结构,中国的传统能源无法达到自给自足,近三分之一需要进口,这对应着传统能源结构升级的诉求;第二个是在高附加值的产品、服务环节以及信息流转环节,需要大量依靠新型能源——算力、数据,仍需要大量底层基础实施的建设,尤其在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的背景下,独立创业、自主更生,是我们迫在眉睫的挑战,这对应着数据基础设施的研发、建设与应用诉求。第三个是在实物流转环节,仍存在新建需求,尤其是城际高速铁路、城市轨交的建设。

03

新基建的本质:

在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不断提升的内在需求下,

利用新技术,对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

在了解中国的产业格局现状后,我们就可以尝试着窥探一下新基建的本质了。新基建的核心,是“物质基础”,它一端连着生产,另一端连着交易。其目的就是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为了满足生产和交易效率进一步提升的内在需求,这个配套的“物质基础”,得“跟得上”!

前面的章节讲到过,中国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历史阶段,产业升级存在着三大内在诉求:传统能源结构升级的诉求数据基础设施研发、建设与应用的诉求传统基础设施升级的诉求

我们再来看中央总结的新基建七大领域,其立意就非常清晰了:其中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对应着传统能源结构升级;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对应着数据基础设施研发、建设与应用;城际高速铁路对应着传统基础设施升级。

新基建拥有着广袤的发展前景,也有着无数个可挖掘的应用场景。未来哪个企业能把新基建这七个技术与现有产业有效嫁接,以实现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数量级的提升,那这个企业就一定能颠覆现有的产业格局,引领时代的发展。

看任何问题,都要有两个方向的思维:向后看,指向矛盾;向前看,指向趋势。用这两种思维,就可以看清楚世界上90%的问题。之于新基建,向后看是我国传统产业发展到瓶颈的矛盾(资源受限、技术天花板、西方掣肘);向前看是生产环节和交易环节的效率进一步提升的趋势(商业进步的底层规律)。举个例子,我们为什么要发展新能源汽车和特高压?首先是我们不得不发展,按现在的发展速度,用不了几年,中国就会有2亿辆汽车,如果这2亿辆汽车都烧汽油的话,我国自己生产的汽油加上进口,都远远不够,这是矛盾。但只看到矛盾还不行,因为解决汽油不够有很多办法,比如把汽车砸了,都换成马车。换成马车当然不行,因为它不符合趋势,因为换成马车,商品交易环节的效率是降低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向前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因为跟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的效率更高。传统能源下,我们从国外进口很多原油,原油运送到港口,在港口建一个大规模的炼油厂,把原油提纯成汽油,然后通过全国的地下管道,把汽油送到每个加油站,效率很低,还很危险。但特高压的效率就非常高,首先它是地上网,不用掘地三尺铺设管道。而且电力运输跟产生同样热值的汽油运输相比,成本低了一个数量级、效率高了不止一个数量级。这,就是趋势。

我们再来看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这四个词,都是以算力能源驱动的新型技术,但维度是不一样的。5G、大数据中心,是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是应用场景。工业互联网是ToB端的应用,不展开讲,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那种超级智能工厂和超级智能供应链,在科幻片里我们都见到过。

简要介绍一下5G、大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到底是怎么回事的。其实任何一个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本质上都是一个云—管—端的系统,其目的依然是让效率提升。其中,“云”是数据的存储及运算介质,“管”是数据的传输介质,“端”是物理实物的数据化建模。举个最最简单的例子——自动驾驶汽车。你的汽车,就是一个“端”,汽车要想实现自动驾驶,你得先输入目的地吧,输入完之后,你的汽车就跟特斯拉的指挥中心连接上了,但指挥中心不是拿着一根绳子绑在汽车上,而是根据汽车里的各种传感器,把它行驶的各种参数数据化,然后连到指挥中心上,指挥中心才能根据实际路况给车发指令,告诉车怎么行驶。汽车驾驶很快,所以发给汽车的指令必须非常及时,比如前面有一个山,两秒后才告诉汽车右转,就一定车毁人亡了,所以对于数据的传送必须带宽足够大、延迟足够小,这就是5G。而且指挥中心给汽车发指令一定要处理各种数据吧,比如来自GPS卫星的数据、来自其它车的数据以及这辆车本身的数据,所以需要对这些海量的数据进行高效的存储和运算,需要各种大机房,这就是数据中心。而刚才这个汽车自动驾驶的应用场景,就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趋势是脑机接口、万物互联,你我都是数据,决策交给机器。届时,人类将进入后科学时代。

那个时代是什么样的,没有人知道。总之,肯定不会像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一样残酷,但也肯定不会像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美好。

未来已来,

但未来,依旧很远。

扫描二维码关注BIMBANK官方微信,及时获取最专业的BIM资讯:

发表评论

坐等沙发
相关文章
【敬邀】8月21日-22日,第八届工程建设行业互联网大会中亿丰数字专场
【敬邀】8月21日-22日,第八届工程建设…
大数据能为建筑能源管理做些什么?
大数据能为建筑能源管理做些什么?
承认吧,BIM就是一场骗局!
承认吧,BIM就是一场骗局!
成都市住建局:BIM费用单独计列,大于5000平或高于24米的公共工业建筑设计和审查阶段全市范围内应用BIM技术
成都市住建局:BIM费用单独计列,大于50…
深圳市住建局-基于BIM系统设计审查、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线试运行!
深圳市住建局-基于BIM系统设计审查、施…
技术 BIM专项应用之医院类项目管线施工
技术 BIM专项应用之医院类项目管线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