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牛侃BIM
建筑信息化目前还未成为地产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其很难推动的原因之一,也是BIM技术很难推动的主要原因。
先来说说建筑信息化为什么还未成为地产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早期的地产行业是卖方市场,它的整个核心竞争力,其实是聚集在拿到更多的高质量土地。
整个过程中的管理,其实是大量的“外包”。设计院做设计,总承包做施工,渠道做营销,最后就是把房交给客户,把钱收回来,后面的物业服务也可以外包。这种大量的外包模式下其实不需要太多的科技,只要我有足够的人脉,有足够的政府资源,能拿到地。这是大部分地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再来说说建筑信息化为什么还能得到逐步的发展。
随着地产行业近30年的发展,强者更强,大型房企逐步和中小房企拉开了差距,规模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一旦开始走规模,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思考,我的竞争力在哪里,也许不仅仅是在土地。
我的竞争力可能会是在设计,带来产品的竞争力;也可能是在建造,更好的控制成本;也可能会是在营销端客户的体验赚回来,在交付端怎么更好地把收入赚回来。最后物业服务,怎么更好地建立用户黏性,给出更好服务的体验,有更好的口碑,从而能够说服更多的用户买我的房子。
这些竞争力不可避免的一点就是,成本的控制,效率的提升。设计的成本要控制,建造的成本也要控制,按时交房需要非常高的效率。这些需求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建筑信息化的需求,但非常关键的一点是,这些节点是不是真正的形成了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的核心竞争力。很遗憾,到目前为止还不是。开发商最重要的竞争,还是聚焦在能不能拿到一个最好的地。
恰恰在这个阶段,建筑信息化出现了,BIM技术就是地产行业信息化技术之一,他天然的肩负起“成本的控制和效率的提升”的使命。但是BIM技术经过这十数年的发展,是否完成了这个目标,我想深耕其中的从业者心中都有一杆秤。
地产公司推动建筑信息化的热情还有多高。
建筑信息化到底对目前的地产行业能够带来多大的益处目前很难量化,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花了钱却不知道得到了什么。我们有没有意愿做某件事情,有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投入和产出比,如果投入了没有产出,那估计是很难发展下去的。
就拿BIM来说吧,做了BIM到底对项目有什么积极的用处,起到了多大的帮助,节省了多少的工期,节约了多少的成本,是很难量化的,目前BIM做的事情大多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情,涉及到核心的,根本利益的事情是很难做的。很多地产公司定了一个BIM三年计划,投入了资源来做BIM,三年下来一算账,却不知道BIM到底产生了多少价值。
在甲方管理BIM时,公司施工阶段的一个BIM项目,BIM费用投入是200多万,到竣工时,领导想看看BIM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开了一个专题汇报会,施工单位的BIM人员来汇报,发现真正落到工程实处的没多少。这时候领导说了一句话,“做BIM有什么用处,如果这200多万的费用投入到设备上,那么设备的整体质量可以提高一个层次“。就是这么扎心。
在这种情况下地产公司又怎么愿意花大价钱来推动BIM呢?目前是哪些力量在推动这BIM的发展呢?我想主要是政府、软件企业和BIM行业的从业者。
建筑信息化能否成为地产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呢。
当建筑信息化转型走进了深水区,已经不是企业中简简单单的几个孤立的个体可以完成的,它其实是牵扯到了组织的变化,流程的沉淀,代表的职能边界的变化,权利的变化,甚至一个组织文化的变化。对企业来说,他其实是一场改革。
建筑信息化是有很多可以做的,在设计,建造,交付,运营及物业环节都有很多机会。但最重要的是要有产品思维,寻找投入和产出比最大的点来逐个突破。越来越多的地产企业会在其中找到他们的发力点从而形成它们的核心竞争力。
既然有机会就阻挡不了商业化的步伐,会有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侵入到这个领域,贝壳不是一个原生的地产公司,而是一个技术工程师打造出来的地产公司,一定程度上来说它已经颠覆了传统的营销模式。目前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也已经进入到地产,会不会成功不知道,但是他们针对BIM业务的协同平台和针对运维的运维平台都已经推出来了。如果政府和现有的地产企业不愿意变革,毕竟自我革命很难,但是一定会有外部的入侵企业强迫他们去变革,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地产企业,设计院,施工方一起努力,一步步改变目前整个建筑行业的流程;需要老一代的建筑从业者逐步退出这个舞台,越来越多的新人加入这个行业形成中坚力量;需要越来越多的科技人才投入到这个行业,研究开发出更多更好用的软件。
针对建筑信息化,越来越多的省份都出来了积极的推动政策;湖南省的BIM审图正在逐步有序开展;阿里,腾讯,华为等互联网和科技公司也都加入到了这个行业。建筑信息化的明天还会远吗?不敢说他能在地产行业的各个领域都形成核心竞争力,但起码是一部分领域可以。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核心部分了。下文是一份设计阶段的<BIM价值成果报告>,附在下面是为了说明2点。
第一,BIM的成果的确难以量化,但是只要是认真做了,还是可以解决很多工程问题的。
第二,在进行BIM成果总结或汇报时一定要用工程的语言(解决了图纸或是工程的什么问题)来叙述,而不是应用BIM语言(发现和解决了多少碰撞)来写。
一、地下室部分
1.地下室机房排水深沟布置优化(生活水泵房,消防水泵房)。生活水泵房、消防水泵房排水沟尺寸修改,位置调整、增加文字说明。生活水泵房和消防水泵房均设置排水深沟,沟深300mm。并且消防水池和生活水泵房排水深沟由原图纸的一条深沟优化成两条深沟排入机房附近的集水坑,并且此次图纸优化修正已经反馈到设计图纸上。
下图为消防水泵房的三维模型。
2.地下室机房排水浅沟布置优化(换热机房,锅炉房)。换热机房、锅炉房排水沟尺寸修改,位置调整、增加文字说明。换热机房和锅炉房均设置排水浅沟,沟深20mm且不设置排水沟盖板,并且此次图纸优化修正已经反馈到设计图纸上。下图为换热机房的三维模型。
3.地下室机房设备与管线敷设优化(消防水池)
消防水池检修人孔为800x800 为了以后人员检修方便,检修人口处一米范围内管线避让。原检修人孔处风管修改其管线方向。此处风管管线修改需反映在最新的设计图纸上。
4.地下室消防水池原设计在汽车坡道处通气管,溢流管,检查管等管线通过BIM模型发现其敷设位置,高度与汽车坡道有碰撞。对于此处管线向设计师提出管线优化建议。原有管线向南移动,且部分管线移动至北侧消防水池处敷设。此处设计修改已经反馈到最新地下室泵房详图上。
下图为原设计泵房图纸:
下图为最新设计泵房图纸:
5.变配电房布置及管线优化
地下室变配电房桥架与风管有交叉部分,桥架统一布置在风管上方。上图为地下室变配电房整体模型。
6.地下室二号坡道优化。地下室二号坡道侧边为消防水池,连接处未设置剪力墙(下图红色方框内)。
通过BIM模型发现此处设计结构梁高度为500,汽车坡道处结构有漏洞,模型如下图所示:
发现此问题后与设计师沟通提出设计更改,此处结构梁截面高度修改为3600高堵住此洞口。此处更改已在设计图纸上体现。
7.地下室六号楼梯处楼板优化。考虑到管线的布置,对二号坡道部分楼板进行降板处理,同时调整相应梁的高度以及尺寸。
调整前:
调整后:
8.地下室一层xxx大厅位置处顶板降板,取消次梁。一层xxx大厅需要做架空底板所以xxx大厅处底板降低500。
调整前:
调整后:
9.地库管线密集处穿防火卷帘门,防火卷帘门高度2700,卷帘门盒子500高。管线穿越防火卷帘门管线最低标高为3300。
10.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以及地下室机械车位布置的要求,机械车位3.6m以下区域不允许布置管线。地下室部分降板区域梁下净高仅为3600。车位上方需设置喷淋支管及喷头,现设计优化喷淋支管穿梁布置。
二、地上部分
11.地上部分2号汽车坡道处外墙装饰面突出外墙面部分结合地下室模型发现此处外墙装饰面底部悬空。此处在2号汽车坡道处砌一道墙外立面装饰做支撑。
调整前:
调整后:
12.地上一层外窗尺寸调整。一层17轴外窗尺寸过大,与此处梁有冲突,修改调整外窗尺寸后不再冲突。
修改前:
修改后:
13.地上土建模型三层钢梁调整
三层结构平面图中17-(N-E)轴,15-(N-E)轴,(15-17)-E轴处钢梁位置与下方外窗C4820,C6020冲突,调整钢梁位置(钢梁向内退200mm)以解决冲突。
修改前:
修改后:
14.地上一层南侧两个楼梯间为满足消防验收的要求,楼梯间需设置1平方的固定扇。所以在楼梯间处布置结构板制作一个封闭的空间通向室外。并且原有经过图中所示区域管线全部避让更改路由。
如下图所示:
15.地上一层南侧右边走道通过模型发现上方为屋顶,屋顶处结构降板。梁下净高约为3200,此处精装吊顶标高仍设置为3000,与设计沟通降低此处通道部分标高,吊顶标高降至2800以满足管线排布的需求。
如下图所示:下图红色方框内为管线下翻处。
16.地上一层管综原设计图纸上所有管线排布在走道内,现管线综合排布下来发现走道内空间不足,与设计师沟通后现将空调水及部分消防水管转移至房间上方敷设。
17.地上一层南侧走道内现设计图纸上弱电桥架设置有四根,建议弱电设计单位进行优化减少桥架数量。保证走道内有充足的检修空间。
18.地上三层出勤楼走道吊顶标高为2400,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出勤楼在走道处管线均穿梁布置。根据钢梁开孔规范要求,与各专业协商沟通后,将原设计敷设在三层的热水管移至二层敷设。空调水管移至卫生间敷设。出勤楼3~5层管道穿孔布置如下图所示。
19.地上六层出勤楼走道和三层管道布置情况类似,在六层的消防水管和冷热水管均敷设在卫生间处。如下图所示。
20.地上三~五层办公楼走道管线布置三维图,剖面图如下图所示。走道区域管线密集主管均在同一标高敷设,去房间支管走在主管下面。走道处管线密集没有足够的检修空间。建议降低标高或者管线穿梁,或者部分管线移至房间处敷设留出足够的检修空间。
21.出勤楼屋顶设备布置如下图所示,布置设备有太阳能板,空调室外机以及消防水箱,补风机等。
22.办公楼屋顶设备布置如下图所示,布置设备有空调室外机,原布置在此屋顶的太阳能板取消。